欢迎您来到岩画网! 今天是
 
岩画发现
国内岩画发现  
当前位置:首页 > 岩画发现 > 国内岩画发现
解读贵州岩画

作者:王良范 沈福馨 点击次数: 39324【关闭】


    在贵州的崇山峻岭、大江小溪边,掩藏和流淌着数不清的秘密。复杂的地理环境,支离破碎的文献记载,迁徙演变的众多民族,都增加了贵州岩画的神秘性。然而千百年来,这些色彩鲜艳的图像、符号一直在无声地诉说着,并等待着人们的解读。它们产生于什么时代和背境,其功用如何?岩画的创作者是谁,它在传达着怎样的信息?……


在山重水复的地理环境中,贵州岩画却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 


    在考察贵州岩画的那些日子里,每当我亲临一处处岩画现场时,总是带着惊奇,且迫不及待地想要弄清隐藏在这些古朴稚拙图像中的秘密。当我逐渐冷静下来,却又很快意识到要想完全读懂这些古老图像中的含义,似乎比登天还难。然而,陡峭的山崖和崖洞石壁上那密密麻麻的各种图像却赫然在目,不断刺激着我去探寻和解惑,这使得解读岩画的工作成了一桩既令人绝望又引人入胜的事情。

    贵州岩画发现于上个世纪50年代,人们在六枝县的桃花洞首次发现了一批岩画。而六枝桃花洞还是贵州古人类遗址之一,考古学家曾在此发掘出人类股骨化石、石器以及各种哺乳动物化石,这是旧石器晚期的一处原始文化遗址。70年代以来,人们又相继在关岭、开阳等几个县境内发现了多处岩画。2002年,距省城贵阳仅30公里的龙里巫山大岩脚又惊现一处岩画群。这是迄今为止在贵州境内发现的最大的岩画群。岩画中出现的头插双羽的羽人图像和夸张的裸露出男根的人物图像,为人们在整体上解读贵州岩画又提供了一些新信息。

    贵州岩画主要分布在六枝、开阳、关岭、贞丰、长顺、丹寨、龙里等七个县境内,其地域的跨越从西到东的直线距离约有100公里,南北距离约有120公里。黔地多山,俗称“地无三里平”。山地文化受地理因素的制约呈现出复杂多样的形态。即便是同一个民族,因山隔水阻,其服饰、方言、民居、习俗等便有诸多差异。奇怪的是,贵州岩画在这种山重水复的地理环境中,表现出的却是高度的一致性。无论是作画地点,还是岩画风格,抑或是绘画的颜料、图像的大小,甚至是画中的符号,都呈现出明显的一致性。这种现象很难说是一种巧合。有时我甚至认为这些岩画就像是出自一人之手。当然,这是不可能的。

6 页  123456
上一篇: 已经是第一篇了!
下一篇:
 
返回首页 | 加入收藏 | 设为首页 | 联系我们 | 友情链接 | 在线留言 | 网站地图
版权所有:内蒙古岩画保护与研究学会 网站建设内蒙古国风网络 蒙ICP备20001151号 蒙公网安备 15080202000056号
特别鸣谢:内蒙古河套酒业集团 内蒙古图书馆 内蒙古河套文化研究会 内蒙古岩画保护与研究学会
     内蒙古河套文化发展基金会 内蒙古河套文化研究所 内蒙古岩画研究院